按照現代化程度的高低,對電窯的選擇也日趨嚴苛,下面我們就對電窯的特性及溫度穩定給大家做一下簡單概述:
特點:
1、電窯屬于連續性窯爐,傳動方式為金屬網帶,金屬網帶由托輥或托板承載。按加熱方式為電加熱。網帶根據溫度選用不同材質的不銹鋼材料,受金屬材質所限,一般網帶窯使用溫度<1000℃。可根據要求通氣氛。
2、電窯的加熱元件采用FEC陶瓷加熱板或陶瓷發熱棒,溫控系統采用日本進口多段智能程序溫度控制儀控制,按要求可配置數據通訊接口,變頻無級調速,耐熱鋼網帶傳送,大包角張緊輪設計理念,確保了電窯的輸送平穩。
3、電窯主要用于粉末冶金制品燒結及金屬粉末的還原及電子產品在保護氣氛或空氣中的預燒、燒成或熱處理工藝。
4、電窯一般由馬弗保護的網帶將零件實現爐內連續輸送的燒結爐。
5、電窯主要用于催化劑、粉體材料的干燥焙燒,陶瓷玻璃烤花、玻璃熱彎成型、玻璃退火等燃燒的物料。
電窯溫度穩定控制三大要點:
一、剛開始電窯需全功率加熱
開始加熱時,可同時開通全部加熱單元,實現全功率加熱。此時,理論計算加熱速度(對80t重工件)為72c/h,但實際上由于自然對流導熱較慢,容器內部溫升很低,全部熱量和溫度主要集中在容器外表和外層爐氣中,容器內外溫差很大,測溫系統顯示溫升速度也遠大于理論計算值。為防止產生過大的熱應力造成損害,將熱功率降低約30%。實際操作中將爐墻加熱元件交錯開通一半即可,此時功率實為1000-1100kw。
當升溫至約200℃時,升溫速度接近理論計算值.此時方可全功率加熱‘由于熱氣上浮.熱處理爐膛頂部溫度將緩慢升高。但只要溫差下超過容許范圍(120℃),就可將此狀態保持到 高加熱溫度。
二、電窯達到 高溫斷開爐頂電熱元件
當爐膛頂部達到 高加熱溫度時,將爐頂電熱元件全部斷開。此時,頂部熱量一部分繼續通過爐襯散入大氣一部分通過傳導進入容器內部.使得頂部溫度有所降低.同時容器下半部分仍在加熱,所以爐膛上下溫差逐漸趨于一致,當上下溫度均接近 高加熱溫度且溫差小于60℃時,開始保溫操作。
三、電窯內溫差小于60進行保溫操作
保溫操作時,將爐頂電熱元件全部關斷。兩側墻其余電熱元件功率減半,爐底仍全功率加熱。經過約兩個小時的保溫,溫差始終保持在允許范圍內(小于等于60℃),且爐膛下部溫度稍高于上部幾十度:緩冷時,將全部加熱元件關斷,隨爐冷卻。當容器冷至約350℃時.可打開爐門冷至室溫。